「虱目魚」吃的藝術

 鼓香虱目魚筍絲魚湯烤虱目魚虱目魚粥虱目魚肚湯虱目魚肚甘味虱目魚

  
    台人喜食虱目魚, 自古已然,鄭成功、鄭經等喜愛虱目魚,視為貴品
 
    乾隆時朱任介在「瀛涯漁唱」中:「鳴螿幾日弔秋菰,出網鮮鱗腹正腴
 
頓頓飽食麻虱目,古人不羨四腮鱸」。
 
可見虱目魚在台灣人(特別是南部人)心目中的份量。

虱目魚魚鮮肉細, 營養價值高,適宜煎、烤、煮、蒸、炸、醃、燒等
,有「狀元魚」之譽。 台灣吃虱目魚,從頭到尾完全食用,除了一般魚類

烹飪的吃法以外, 並且依虱目魚生理形態上的特性,發展出極具鄉土特色

的美味。 一般消費者所熟悉的如虱目魚頭(取其頭部軟骨及巨大的眼瞼)

、 虱目魚肚(有肥厚的脂肪層)、虱目魚粥(清甘、味鮮)、虱目魚肉臟

(取其脆腸, 因草食性,食藻類的綠故)、虱目魚羹、虱目魚湯、虱目魚

米粉、煎虱目魚…等。 台南地區虱目魚養殖業者,經常以虱目魚大餐招待

來客。 據聞,烹飪不同風味的虱目魚料理有五、六十種之多。到嘉南、高

區旅遊、差勤的旅客,不論早晚,總要嘗一頓虱目魚才過癮。